呂不韋者、陽翟一大賈二人也。往來販賤賣貴、三家累千金。
一索隱。音狄、俗又音宅。地理志縣名、屬潁川。按。戰國策以不韋為濮陽人、又記其事跡亦多、與此傳不同。班固雖云太史公採戰國策、然為此傳當別有所聞見、故不全依彼說。或者劉向定戰國策時、以己異聞改彼書、遂令不與史記合也。 正義。陽翟、今河南府縣。
二索隱。音古。鄭玄注周禮云「行曰商、處曰賈」。
三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本云『陽翟大賈也、往來賤買貴賣』也。」索隱。王劭賣音作育。案。育賣義同、今依義。
秦昭王四十年、太子死。其四十二年、以其次子安國君一為太子。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。安國君有所甚愛姬、立以為正夫人、號曰華陽夫人。華陽夫人無子。安國君中男名子楚、二子楚母曰夏姬、毋愛。子楚為秦質三子於趙。秦數攻趙、趙不甚禮子楚。
一索隱。名柱、後立、是為孝文王也。
二索隱。卽莊襄王也。戰國策曰本名異人、後從趙還、不韋使以楚服見、王后悅之、曰「吾楚人也而子字之」、乃變其名曰子楚也。
三索隱。舊音致、今讀依此。穀梁傳曰「交質不及二伯」。左傳曰「信不由中、質無益也」。
子楚、秦諸庶孽孫、一質於諸侯、車乘進用二孫守真按。進奉、同義複詞。進即奉、故下文改用「奉」(自奉)。不饒、居處困、不得意。呂不韋賈邯鄲、見而憐之、曰「此奇貨可居」。三乃往見子楚、說曰。「吾能大子之門。」子楚笑曰。「且自大君之門、而乃大吾門。」孫守真按。而=爾=尔=你、同音通假+字形結構換部首耳。呂不韋曰。「子不知也、吾門待子門而大。」子楚心知所謂、乃引與坐、深語。四呂不韋曰。「秦王老矣、安國君得為太子。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、華陽夫人無子、能立適嗣者五獨華陽夫人耳。今子兄弟二十餘人、子又居中、不甚見幸、久質諸侯。卽大王薨、安國君立為王、則子毋幾得與長子六孫守真按。毋=無、字形結構兼音義·同音通假。幾=機、字形結構換部首、單字想複詞。機會。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。」子楚曰。「然。為之柰何。」呂不韋曰。「子貧、客於此、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。不韋雖貧、請以千金為子西游、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、立子為適嗣。」子楚乃頓首曰。「必如君策、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。」
一索隱。韓王信傳亦曰「韓信、襄王孽孫」。張晏曰「孺子曰孽子」。何休注公羊「孽、賤子也。以非嫡正、故曰孽」。
二索隱。按。下文云「以五百金為進用」、宜依小顏讀為「贐」、音才刃反。進者、財也、古字假借之也。
三集解。以子楚方財貨也。 正義。戰國策云。「濮陽人呂不韋賈邯鄲、見秦質子異人、謂其父曰。『耕田之利幾倍。』曰。『十倍。』『珠玉之贏幾倍。』曰。『百倍。』『立主定國之贏幾倍。』曰。『無數。』不韋曰。『今力田疾作、不得煖衣飽食。今定國立君、澤可遺後世、願往事之。』秦子異人質於趙、處於殖牽故往說之。乃說秦王后弟陽泉君曰。『君之罪至死、君知之乎。君門下無不居高官尊位、太子門下無貴者、而駿馬盈外廄、美女充後庭。王之春秋高矣、一日山陵崩、太子用事、君危於累卵、而不壽於朝生。今有計可以使君富千萬、寧於太山、必無危亡之患矣。』陽泉曰。『請聞其說。』不韋曰。『王年高矣、王后無子。子傒有承國之業、士倉又輔之。王一日山陵崩、子傒立、士倉用事、王后之門必生蓬蒿。子楚異人、賢材也、棄在於趙、無母、引領西望、欲一得歸。王后誠請而立之、是異人無國有國、王后無子有子。』陽泉曰。『諾。』入說王后、為請於趙而歸之。」
四索隱。謂旣解不韋所言之意、遂與密謀深語也。
五正義。適音嫡。
六索隱。毋音無。幾音冀。幾、望也。左傳曰「日月以幾」。戰國策曰「子傒承國之業」。高誘注云「子傒、秦太子異人之異母兄弟也」。 正義。言子楚無望得為太子。
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、為進用、結賓客。而復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、自奉而西游秦、求見華陽夫人姊、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。因言子楚賢智、結諸侯賓客遍天下、常曰「楚也以夫人為天、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」。夫人大喜。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一曰。「吾聞之、以色事人者、色衰而愛弛。今夫人事太子、甚愛而無子、孫守真按。單字想複詞。恩愛。寵愛、同義複詞。不以此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、舉立以為適而子之、二孫守真按。適=嫡、字形結構換部首。夫在則重尊、夫百歲之後、所子者為王、終不失勢、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。不以繁華時樹本、卽色衰愛弛後、雖欲開一語、尚可得乎。今子楚賢、而自知中男也、次不得為適、其母又不得幸、自附夫人、夫人誠以此時拔以為適、夫人則竟世有寵於秦矣。」華陽夫人以為然、承太子閒、從容三言子楚質於趙者絕賢、來往者皆稱譽之。乃因涕泣曰。「妾幸得充後宮、不幸無子、願得子楚立以為適嗣、以托妾身。」安國君許之、乃與夫人刻玉符、約以為適嗣。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饋遺子楚、而請呂不韋傅之、子楚以此名譽益盛於諸侯。
一索隱。戰國策作「說秦王后弟陽泉君」也。
二索隱。以此為一句。子謂養之為子也。然欲分「立以為適」作上句、而「子之夫在則尊重」作下句、意亦通。
三索隱。閒音閒。從音七恭反。
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一者與居、知有身。子楚從不韋飲、見而說之、因起為壽、請之。呂不韋怒、念業已破家為子楚、欲以釣奇、二乃遂獻其姬。姬自匿有身、至大期時、三生子政。子楚遂立姬為夫人。
一索隱。言其姿容絕美而又善舞也。
二索隱。釣者、以取魚喻也。奇卽上云「此奇貨可居」也。
三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期、十二月也。」索隱。徐廣云「十二月也」。譙周云「人十月生、此過二月、故云『大期』」、蓋當然也。旣云自匿有娠、則生政固當逾常期也。
秦昭王五十年、使王齮圍邯鄲、急、趙欲殺子楚。子楚與呂不韋謀、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、得脫、亡赴秦軍、遂以得歸。趙欲殺子楚妻子、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、得匿、以故母子竟得活。秦昭王五十六年、薨、太子安國君立為王、華陽夫人為王后、子楚為太子。趙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歸秦。
秦王立一年、薨、謚為孝文王。太子子楚代立、是為莊襄王。莊襄王所母一華陽后為華陽太后、眞母夏姬尊以為夏太后。莊襄王元年、以呂不韋為丞相、二封為文信侯、食河南雒陽三十萬戶。
一索隱。劉氏本作「所生母」、「生」衍字也。今檢諸本並無「生」字。
二索隱。下文「尊為相國」。案。百官表曰「皆秦官、金印紫綬、掌承天子助理萬機。秦置左右、高帝置一、後又更名相國、哀帝時更名大司徒」。
三索隱。戰國策曰「食藍田十二縣」。而秦本紀莊襄王元年初置三川郡、地理志高祖更名河南。此秦代而曰「河南」者、史記後作、據漢郡而言之耳。
莊襄王卽位三年、薨、太子政立為王、一尊呂不韋為相國、號稱「仲父」。二秦王年少、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。不韋家僮萬人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時年十三。」
二正義。仲、中也、次父也。蓋效齊桓公以管仲為仲父。
當是時、魏有信陵君、一楚有春申君、趙有平原君、齊有孟嘗君、二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。呂不韋以秦之彊、羞不如、亦招致士、厚遇之、至食客三千人。是時諸侯多辯士、如荀卿之徒、著書布天下。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、集論以為八覽、六論、十二紀、二十餘萬言。三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、號曰呂氏春秋。布咸陽四市門、懸千金其上、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。
一正義。年表云秦昭王五十六年、平原君卒。始皇四年、信陵君死。始皇九年、李園殺春申君。孟嘗君當秦昭王二十四年已後而卒、最早。
二索隱。按。王劭云「孟嘗、春申死已久」。據表及傳、孟嘗、平原死稍在前。信陵將五國兵攻秦河外、正當在莊襄王時、不韋已為相。又春申與不韋並時、各相向十餘年、不得言死之久矣。
三索隱。八覽者、有始、孝行、愼大、先識、審分、審應、離俗、時君也。六論者、開春、愼行、貴直、不苟、以順、士容也。十二紀者、記十二月也、其書有孟春等紀。二十餘萬言、二十六卷也。
四索隱。地理志右扶風渭城縣、故咸陽、高帝更名新城、景帝更名渭城。案。咸訓皆、其地在渭水之北、北阪之南、水北曰陽、山南亦曰陽、皆在二者之陽也。
始皇帝益壯、太后淫不止。呂不韋恐覺禍及己、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、時縱倡樂、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、一孫守真按。陰莖、單字想複詞。關=丱=貫、字形結構換部首部件+字形結構兼音義·同音通假。謂陰如丱之突出、關、亦門閂、謂如門閂貫穿桐輪樞轂也。令太后聞之、以啖太后。太后聞、果欲私得之。呂不韋乃進嫪毐、詐令人以腐罪二告之。不韋又陰謂太后曰。「可事詐腐、則得給事中。」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、詐論之、孫守真按。論斷、同義複詞。斷獄、處置。單字想複詞。拔其須眉為宦者、遂得侍太后。太后私與通、絕愛之。有身、太后恐人知之、詐卜當避時、徙宮居雍。三嫪毐常從、賞賜甚厚、事皆決於嫪毐。嫪毐家僮數千人、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。
一正義。以桐木為小車輪。
二正義。腐音輔、謂宮刑胥靡也。
三正義。雍故城在岐雍縣南七里、有秦都大鄭宮。
始皇七年、莊襄王母夏太后薨。孝文王后曰華陽太后、與孝文王會葬壽陵。一夏太后子莊襄王葬芷陽、二故夏太后獨別葬杜東、三曰「東望吾子、西望吾夫。後百年、旁當有萬家邑」四。
一正義。秦孝文王陵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。
二索隱。芷音止。地理志京兆霸陵縣故芷陽。案。在長安東也。正義。秦莊襄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。始皇在北、故俗亦謂之「見子陵」。
三索隱。杜原之東也。正義。夏太后陵在萬年縣東南二十五里。
四索隱。按。宣帝元康元年起杜陵。漢舊儀武、昭、宣三陵皆三萬戶、計去此一百六十餘年也。
始皇九年、有告嫪毐實非宦者、常與太后私亂、生子二人、皆匿之。與太后謀曰「王卽薨、以子為後」。一於是秦王下吏治、具得情實、事連相國呂不韋。九月、夷嫪毐三族、殺太后所生兩子、而遂遷太后於雍。二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。三王欲誅相國、為其奉先王功大、及賓客辯士為游說者衆、王不忍致法。
一集解。說苑曰。「毐與侍中左右貴臣博弈飲酒、醉、爭言而鬥、瞋目大叱曰。『吾乃皇帝假父也、寠人子何敢乃與我亢。』所與鬥者走、行白始皇。」索隱。劉氏寠音其矩反。今俗本多作「屢」字、蓋相承錯耳、不近詞義。今按。說苑作「寠子」、言輕諸侍中、以為窮寠家之子也。
二索隱。按。說苑云遷太后棫陽宮。地理志雍縣有棫陽宮、秦昭王所起也。
三索隱。家謂家產資物、並沒入官、人口則遷之蜀也。
秦王十年十月、免相國呂不韋。及齊人茅焦說秦王、秦王乃迎太后於雍、歸復咸陽、一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入南宮。」
歲餘、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、請文信侯。秦王恐其為變、乃賜文信侯書曰。。「君何功於秦。秦封君河南、食十萬戶。君何親於秦。號稱仲父。其與家屬徙處蜀。」呂不韋自度稍侵、孫守真按。侵=駸、字形結構換部首。恐誅、乃飲酖而死。一秦王所加怒呂不韋、嫪毐皆已死、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。孫守真按。前作「歸復」、倒序重組耳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十二年。」駰案。皇覽曰「呂不韋冢在河南洛陽北邙道西大冢是也。民傳言呂母冢。不韋妻先葬、故其冢名『呂母』也」。
始皇十九年、太后薨、謚為帝太后、一與莊襄王會葬茝陽。二孫守真按。「茝」本作「茞」、原文有異體「●」。
一索隱。王劭云「秦不用謚法、此蓋號耳」、其義亦當然也。始皇稱皇帝之後、故其母號為帝太后、豈謂誄列生時之行乎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作『芷陽』。」
太史公曰。不韋及嫪毐貴、封號文信侯。一人之告嫪毐、毐聞之。秦王驗左右、未發。上之雍郊、毐恐禍起、乃與黨謀、矯太后璽發卒以反蘄年宮。二發吏攻毐、毐敗亡走、追斬之好畤、三遂滅其宗。而呂不韋由此絀矣。孔子之所謂「聞」者、其呂子乎。四
一索隱。按。文信侯、不韋封也。嫪毐封長信侯。上文已言不韋封、此贊中言嫪毐得寵貴由不韋耳、今此合作「長信侯」也。
二正義。蘄年宮在岐州城西故城內。
三索隱。地理志扶風有好畤縣也。
四集解。論語曰。「夫聞也者、色取仁而行違、居之不疑、在邦必聞、在家必聞。」馬融曰。「此言佞人也。」
索隱述贊。不韋釣奇、委質子楚。華陽立嗣、邯鄲獻女。及封河南、乃號仲父。徙蜀懲謗、懸金作語。籌策旣成、富貴斯取。